【轉自CCF報道】
5月中旬,筆者曾經發表過這么一個感慨《錦綸,市場行情將會在絕望中啟動》。當時從油、苯、上海復工以及政策面等四個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已到6月,實際上現在上游和下游分歧非常大。上游更多的是看到油、苯以及政策面的影響。而下游更多的是看到了需求的停滯,庫存的增長以及資金短缺的壓力。
因此,上游和下游分別走出兩個各自獨立的行情,已經不可避免。
首先看上游,我們還是從油、政策面以及產能變化來進行分析。看國外,5月30日,歐盟已就對俄石油禁運達成共識,此舉為油價進一步堅挺奠定了基礎。如果說前期125~130還是一種猜測,現在逐步成為現實,連續多日,外盤苯價一直在1萬元以上徘徊,似乎在驗證著一些觀念。
看國內,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過后,連續細化的6個方面33項政策措施,12萬億的資金投入,顯示了中央穩經濟的信心和決心。我相信,如果此次12萬億達不成目標,第二個12萬億必將緊隨其后。
再看己內酰胺,連續多月的低迷,讓己內酰胺廠家憋著一股漲價的氣,5-6月份,隨著產能的緊縮,加之國內、外各項條件的成熟,漲價也就成為必然,中石化15,200、15,500、15,800的持續上推,己內酰胺行業都在分享這一波漲價的盛宴,關鍵現在才6月初。
我們再來看下游。首先還是看纖維,CCF連續的多篇文章。道出了纖維人的艱辛,要想活下去,減產、降庫存、回籠資金,已經成為纖維人痛苦的抉擇。雪上加霜,氨綸的持續下跌,讓纖維人更不敢過份堅持。
其次看工塑,長三角復工雖然已經開始,但是還僅是開始,己內酰胺價格的持續長漲,讓大部分注意力更多看下游的企業無所適從,被動躺平可能成為必然。
第三看社會面,月底聚合新產能的開工,讓大家抱著極大的希望,整個6月份行情,先高后低,好像成為社會共識。
綜上筆者以為,縱觀歷史上整個己內酰胺和切片行情,大趨勢都是按照同步規律在運行,極少出現相悖的行情,即使出現也會迅速的糾正。我們更應分析的是上游的大環境,畢竟錦綸在整個大宗商品里面,占比不大。
面對如此大好的大環境,整個己內酰胺行業是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呢?其實箍緊必炸,大漲、快漲就會有大跌、快跌的道理大家都懂,就怕的是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理性上調還是根本。
而我們下游,身處6月其間,感覺到壓力的巨大,但是放到今年整個的時間長河,6月也不過黎明前的黑暗,市場行情啟動前的一瞬。至于聚合新產能的開車,對于市場的沖擊,遠遠沒有心理的沖擊大。
6月份的庫存,相對6月是負擔,但是相對于今年下半年可能就是財富。
我是海陽國培,我為錦綸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