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海陽科技創業成立后的廠名叫“泰州合成纖維廠”,剛開始投產錦綸絲用于織錦綸襪子,也稱尼龍襪子。當時的一雙尼龍襪子價格一塊多,相當于一個工人二、三天的工資,舍得花錢的多半是要出嫁的大姑娘。
生產錦綸的原料己內酰胺又貴又難買,市場又太小,1972年前后,改為生產服裝布料用絲。廠內有聚合、紡絲、牽伸三個工序,聚合管是企業自己設計、自己加工的,紡絲機計量泵等精密部件從外部購買,其他像箱體這樣的設備自己能加工的,都盡可能自己干。
現在海陽科技“海陽”牌錦綸絲出口很多國家。七十年代,生產出來的錦綸絲用于混紡一種“滌、錦、棉”三合一的卡機布面料。滌綸絲從外省的國營大廠買,織造是在泰州紗廠進行的,這種布料據說與當時“的確良”相近。
“的確良”英文名字叫Dacron,首先從廣東進口到中國,粵語稱它為“的確良”。那個年代,“的確良”耐磨、不容易起皺、挺括、洗滌方便、快干,用來做襯衣很好看,成為一種時尚。
沒有“的確良”我就不進房,是當時流行俗語。這也說明卡機布和“的確良”一樣都是大姑娘心中的最愛,價格不菲的“時髦貨“。
“的確良”布料很希罕,人們只舍得拿來做成衣領和袖口,俗稱“假領子”。毛主席到南方視察,看到商店里“的確良”襯衫這么難賣,就發出了化纖代棉的號召。
海陽科技就是在1966年響應國家“化纖代棉”的戰略,開始組建的??C布原則上也是一種“的確良”布料,泰州紗廠采用的三合一混紡紗,在現在看來也算是一種高檔貨。
布料織出來后,引來不少人的圍觀,摸上去要比棉麻“滑”得多,大家嘖嘖稱贊,下班后都不舍得走。廠領導一看這情形,咬咬牙做出一個破天荒的決定,給每一名職工都發一塊三合一的布料,全廠歡聲雀躍,奔走相告。
老魏進廠時間不長,用這塊布料做了條褲子,走親訪友都穿著它。老婆就是眼饞這條褲子,被他“騙”到手的。
到如今,海陽科技成立50年了,過去了47年,老魏還完好無損將它珍藏在大衣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