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發展,科技鑄就未來。
瑞雪扮亮了美麗的鳳凰城,海陽人火熱的創新激情驅走了深冬的嚴寒。
昨天上午,濱江工業園區海陽錦綸新材料公司三樓會議室,海陽科技(江蘇)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這里熱烈舉行!
掌聲響起,禮花綻放。在海陽科技副總經理吉增明的主持下,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金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工業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慧琴、海陽科技董事長陸信才、總經理陳建新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繼今年元月1日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海陽科技研究院及戰略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公司向科技創新型企業戰略轉型又邁進了一大步。未來,在打造公司持久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將為行業技術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海陽科技總經理陳建新宣讀了研究院成立的公司文件,陸信才董事長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管委會李副主任也在致辭中稱贊,打造自主可控的創新研發體系,作為全區的科技重點企業,海陽錦綸新材料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出席揭牌儀式的還有從各地趕來的行業專家、領導和泰州市、醫藥高新區、海陵區、濱江工業園區等政府部門的領導和公司高管。
揭牌后,專家和領導們考察了行業首創、國際先進的錦綸6黑切片新產品生產線、新產品研發平臺。
在產品展廳和多功能廳,公司新產品和下游客戶用公司創新產品開發的各類高性能、差異化產品、取得的各類榮譽、資質證書琳瑯滿目,吸引了專家觀看。
在蔣士成院士遠程視頻的主持下,研究院發展戰略委員會召開了首次會議。
海陽科技董事長陸信才向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俞建勇和國內科研院校、化纖紡織、工程塑料、裝備制造等行業11位著名的專家、學者頒發了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任職聘書,總經理陳建新作了產品介紹和新產品發展規劃的報告,研究院院長、海陽科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封其都作了科研工作報告。
海陽科技專注錦綸6生產與研發50年,完成了產品轉型、裝備升級和股份制改造,三大產品錦綸6切片、錦綸6簾子布、錦綸6工業高強絲在規模和裝備水平方面都走在了行業前列。
公司確立了實現“中國錦綸行業領跑者”的愿景目標,立足內部的自主創新,加大產學研合作和開發投入,取得了發明專利21件,實用型專利46件,2019年,與全球最大的錦綸6原料和產品生產商福建恒申控股集團進行了戰略合作。
這次成立的研究院由聚酰胺新材料研究中心(省級)、聚酰胺纖維研發中心、試驗車間和檢測中心組成。初創以來,狠抓人才集聚和基礎創新,建成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研發平臺,取得創新成果5項,承擔了省錦綸56等重點項目的研制,研發的錦綸6原位聚合有色切片引領了市場并量產成功,大規模投入市場。未來研究院將在全色系免染錦綸、生物基錦綸、阻燃、導電等功能性錦綸以及錦綸直紡工藝等方面加強研究和產業化開發,當好企業及行業創新的先導力量。
福建恒申集團總經理、海陽科技董事梅震先生回顧了與海陽科技近兩年的合作,對海陽科技艱苦創業的作風感到敬佩,認為雙方的合作意義深遠。他特別介紹,這次合作開發的第三代錦綸6色絲,可以覆蓋民用服裝面料絲全部領域,為下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珠三角、長三角70多家終端企業使用后,反映良好,在箱包、家居內飾、漁網繩纜等工業與民用領域也有著不錯的前景。
窗外寒風凜冽,室內春意盎然。與會的專家紛紛發言,認為海陽科技的創新研發抓住了行業發展痛點,定位準確,工作快速成效大,與各自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前景。同時,建議企業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結合自身優勢,加大差別化、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高度重視自主知識產權的維護,做好專利布局,積極申報國家級研發機構及項目的支持,在軍工、深海、深空等應用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和成果應用轉化,為行業的發展、為國家戰略性錦綸新材料的開發做出貢獻。
蔣士成院士也對海陽科技研究院的成立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海陽科技新產品研發符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產業方向,希望研究院貼近市場,做好自主應用型研發,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平臺,在新產品及成套設備開發、錦綸6直紡和全流程智能化應用方面加強上、下游和院企合作,開發成本更低,功能性更好的產品,擔負更大的行業責任。
陸信才董事長答謝時表示,創新研發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保障,企業將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做好工作,為公司多創效益,為行業、為國家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