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國內市場爆發的一輪尼龍6切片漲價行情,下游抵觸情緒嚴重,傳導機制阻滯,上下游苦樂不均,沖其量只能算是一種結構性行情,上游漲得歡,聚合工廠處境艱難。
從2月1日至3月1日,中纖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游純苯、己內酰胺,中間尼龍6切片,下游尼龍6長絲(FDY)上漲幅度分別為34.13%、29.89%、21.43%和22.47%,聚合工廠的切片漲幅最小,越往上游,漲幅越大。
從盈利情況來看,上游己內酰胺的價差創了2019年5月以來19個月的新高,達到了7700元/噸,月漲幅達到了1450元/噸,盈利增厚22.95%,長絲與切片的價差增加了100元/噸,唯有尼龍6切片與己內酰胺的價差下降了150元/噸,虧損擴幅18.75%。
國內尼龍6行業,這一輪上漲行情,導火索是全球疫情放緩、貨幣超發帶來的物價上漲,但在價格的傳導機制上,特別是行業議價方面,上游己內酰胺工廠過于強勢,聚合工廠處于極為不利的被動局面。
多年來,己內酰胺工廠已有多家直接投資新上聚合生產線,下游聚合工廠在生產成本上無法與其競爭,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更為極端的是,某些國有企業大打價格戰,頻繁出現切片價格接近甚至低于己內酰胺的極端現象。
海陽科技專注尼龍6生產與研發50年,旗下“海陽”牌尼龍6切片年產能35萬噸,品種規格齊全,覆蓋纖維紡絲、工塑改性、薄膜加工全部領域,公司裝備技術先進,擁有數十項專利發明,品質高端,性能穩定,以品牌化和差異化戰略以及大力的創新研發,力促上下游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