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10月21日,商務部發布2017年第53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錦綸6生產原料己內酰胺反傾銷措施的期終復審調查結果,決定自2017年10月22日起繼續實施對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己內酰胺征收2.2%~25.5%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
錦綸6切片
錦綸6行業是禍還是福?
追遡歷史,我國自2011年10月反傾銷開始,己內酰胺進口量大幅減少,而相應的國內己內酰胺生產技術打破國有企業壟斷格局,產能迅速增加,己內酰胺制造成本也不斷下降,對進口己內酰胺的依賴程度由過去的75%下降到2016年的20%還不到。
但自2016年10月開始以來,國內己內酰胺生產企業行業聯盟形成,掀起了一波迅猛的價格上漲行情,最高漲幅超過了100%。
爆漲之后又出現了爆跌,今年3月錦綸6行業跟隨己內酰胺又出現了猛烈的下滑,最大跌幅超過30%,目前的新一輪上漲仍在繼續之中。
縱觀整個行情的波動,可以肯定地說,漲也原料,跌也源料,己內酰胺如此劇烈的波動背后,可以說都是少數幾家生產企業壟料了錦綸6行業的資源,拿走了整個行業的利潤的大頭,在錦綸6產品價格一跌高歌猛進的同時,下游行業一直在微利甚至虧損中掙扎,己內酰胺反傾銷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少數己內酰胺生產大廠的話語權,讓他們賺得盤滿缽滿,但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不是福音還很難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