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尼龍6原創一只蝸牛的遠行
一只蝸牛安靜地倒吸在爬山虎的藤蔓上。
一只蝸牛的遠行倒掛
爬山虎長了三、五十年,底部的根足足有手臂那么粗,越往上越細,最上面的越過了四層樓頂的雨溝還拐了彎。
一只蝸牛的遠行
蝸牛的家在地表下的土里,靠近爬山虎的根,因為那里比較潮濕,容易取食。它從蝸牛媽媽懷里出來的時間一定不會長,個頭只比一顆黃豆略大,青色略帶透明的殼,柔軟的海棉體從里面伸出很長,小眼睛像針尖,細細的觸角隨風顫動。連續兩三、天的陰雨,它已經順著藤蔓爬過了八、九十公分。
一只蝸牛的遠行出發
海陽尼龍6原創一只蝸牛的遠行
這讓人感到柔柔的心疼?,F在是夏天的五月份,還不太適宜蝸牛出行,七、八月份的梅雨季節雨天要長得多,氣溫也高,藤蔓吸足了雨水,它爬起來才會省力。這只蝸牛從濕潤的空氣中聞到了的一種清鮮的氣息,這讓它很興奮,它覺得自己的一生不止是爬山虎莖須的小窩,世界這么大,它想去看看,于是,便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說走就走的遠行。
一只蝸牛的遠行
一只蝸牛的遠行途中
這樣的遠行充滿危險。雨天很快就會過去,干燥的藤蔓會吸走它全部的粘液,爬起來會很疼,它只能躲在葉子下面,等待下一個雨天的來臨。時間太長的話,它會渴死,變成一個空殼掛在藤蔓上,風大一點話,它會掉下去,運氣好可以重新上路,運氣不好,蛇和老鼠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突然來咬上它一口。
但它還是出發了,毅然絕決地出發了。爬行得是那樣的艱難,背上的殼總是那么沉重,壓得它喘不過氣來,但還是要牢牢地背在身上。因為這個殼包裹住了它的生命,爬累的時候依靠它恢復體力,睡著的時候,可以躲過敵人的襲擊。
一只蝸牛的遠行
一只蝸牛的遠行靜止
風聲四起,蟲鳴沉落,白天過去,黑夜來臨,蝸牛平靜而自信地奮斗在它寂寞的遠行。爬行雖然很慢,但兩三天的雨期,它一刻也沒有停下,它仔仔細細地搜尋藤蔓上寥以充饑的養份,從葉面落下的水滴,只有這樣它才會走得更遠,更遠……
涼風習習,細雨瀝瀝,綠葉婆娑,生命之樹花開,雨幕中的蝸牛定格在爬山虎的藤蔓上,成為剎那間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