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已經全面開鑼,雙方握手言和、鳴金收兵的可能性在降低。海陽尼龍6認為,國內尼龍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是長期的,不宜過于樂觀。
中美貿易戰或長期影響國內尼龍業的發展
前期,繼美國公布對中國進口的鋼、鋁加征25%的關稅之后,中國也對美進口的125種農產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4月4日,美國公布了對中國進口的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301調查清單,中國也態度強硬,將公布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反擊措施。
中美貿易美反傾銷調查清單
這表明,中美貿易戰在向壞的方向發展。有人認為:中國是世界尼龍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相關產品也不在加稅的情單上,兩者之間似乎不會有多大的關聯,海陽尼龍6認為,這樣的考慮是不全面的。
從宏觀方面講,中美關系已經發生逆轉,由過去的競爭+合作轉變為全面的競爭,甚至非理性對抗(環球時報用詞)。特朗普的一些經濟貿易顧問和官員們長期敵視中國,反共反華,非常希望通過中美貿易戰削弱中國,成就個人夢想,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戰略性的競爭對手。
中美貿易戰不會短期結束
中美貿易戰劍指中國新材料、生物制藥、新能源這些代表“硬實力”的頭部產業,無論是232措施,還是301調查,都在中國的投資產業界產生了一種不確定性,直接打擊了國內私人資本和國外產業界投資中國的信心。
中美貿易戰表面上是削減中美之間巨大的貿易順差,實質是打擊中國迅速崛起的競爭國力。美國232措施對西方盟友有選擇性的豁免,并拉攏英、法加盟中美之間的301調查貿易競爭,隨著“中國制造”的不斷升級,中國外貿的“友好”環境已經發生改變。
中美南海對峙針指中國崛起戰略
中美貿易戰是多維度的,這次以301調查知識產權為抓手,不僅僅局限在貿易一個領域,正在向投資、匯率、技術、人才流動等各個方面展開。軍事上干涉南海,政治上簽訂臺美旅行法案等等都與貿易戰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中美貿易戰301調查只是美國貿易武器庫眾多的品種之一,其他還有《1930年關稅法》337條款、《1974年貿易法》122條款、《1977年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等七、八個法案,貿易戰只是一個開始。
美國對我國發起的301調查
從微觀方面講,這次直接受到打擊的頭部制造業商品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尼龍產品需求,而且是高端、高附加值的需求。如醫療器械中的尼龍6手術縫紉線、新能源產品中的尼龍6電力風扇、新材料領域的尼龍6復合材料等。
采用尼龍6復合材料制造風力電扇
為了應對中美之間貿易戰,從去年初以來,中國政府強監管,降杠桿,削除地方政府融資擔保平臺,在美元指數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人民幣大幅升值,國內眾多尼龍企業,特別是外貿型企業融資成本急劇上升,盈利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大幅下降,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
中美貿易戰無論戰與和,對尼龍行業的負面影響都不會在短期內消除。
中美貿易戰握手言和可能性多大?
雙方握手言和,中美利用擬定征稅清單的15天及公示的30天期限,緊急磋商,達成協議,不實施500億美元商品的加稅懲罰。中國付出的代價是加大對美商品進口力度,主動削減出口配額,人民幣現有匯率保持穩定。尼龍產業一方面需求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出口產品盈利能力走弱。
第二種結局:懲罰性關稅仍會實施,關稅有所讓步。一種可能將征收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數額降為300億或以下;另一種可能,將征收的關稅從25%降至15%。中國大幅增加對美商品進口,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與尼龍6相關的紡織品出口配額降低。
人民幣匯率持續下降,尼龍出口企業損失巨大
第三種結局,沖突升級擴散。貿易戰全面展開,所有輸美商品都受到沖擊,中國對美進口的大豆、汽車、飛機等同等規模的產品加征25%關稅,人民幣大幅貶值,尼龍產業需求降低10%以下,國內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無論哪一種結局,國內尼龍業受到負面影響都不可避免。單純的對美貿易戰其程度完全可控,但以美國領導的“西方盟友”集團群體跟風效仿,引發廣泛的連鎖反應,那樣的結局將令人十分頭疼,時間跨度也比預期的長。
附:中國即將公布的對美貿易產品加稅反擊措施:對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時間日期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