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制的尼龍6玻纖增強制品一般都有很強的內應力,“水煮”調濕是常用的后處理方法,但如果認為,簡單“煮”一下就能搞定那就大錯特錯了。還是來看看有10年經驗的工程師是怎么說的?
尼龍6分子結構模型
尼龍6增強制調濕處理是為了讓其內部的大分子盡量地趨于自然取向,達到內部的結晶與解結晶的平衡,從而消除其內部應力。
當水分子吸附在尼龍6基體的大分子鏈上,導致鏈節間的吸引力降低,并促使尼龍主鏈趨向于分離,降低了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使得制件表現出較高的強度和韌性。
尼龍6玻纖增強截面圖
尼龍6玻纖增強制件水煮的最佳溫度和時間:90-100℃,2-3小時;調濕最簡單的方法是在一個阻濕性包裝內往注塑尼龍部件上噴淋精確數量的水?;蛟诖娣庞心猃?span>6增強制件的包裝物內,放入濕透了的紙巾。
但尼龍6增強制件的脆性較大并不能簡單地通過水煮解決。如果材料注塑時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本身已發生老化降解,或者使用了大比例的回料,這樣的“水煮”調濕作用不大。
尼龍6玻纖增強制件調濕箱
在中國北方、嚴寒地區使用的尼龍6增強制件有時經過主動調濕處理,內部的最終水分含量達到3.2%,但使用時間不長,其濕氣含量就可能降低至1.2%~1.5%。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測量熔體流動速率(MFR),將制件與純料尼龍6和優質尼龍6玻纖增強制件注動速率進行檢測對比。
建立一個材料濕氣含量與MFR的曲線關系圖,通過與樣本數據進行對比,即將樣本內含濕氣大幅波動變化的MFR值與樣本長期保持干燥狀態下的MFR值進行比較。
根據流動速率的變化值對制品配方進行改進,加入抗寒助劑或相容劑,降低或不用回料,改進注塑工藝,能使制件的濕氣含量長時間保持在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