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尼龍6行業盈利狀況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狀況,上游原料和紡織廠盈利狀況明顯改善,但尼龍6切片聚合工廠仍然掙錢難。這是海陽尼龍6從大量統計數據中發現的現象。
上圖為近兩年上游原料己內酰胺、與高速紡尼龍6切片毛利情況的對比。統計表明,己內酰胺的毛利狀況持續改善,處于歷史平均值以上,而尼龍6切片始終處于微利狀態,兩者之差處于歷史次高位。
上圖,為近兩年尼龍6高速紡切片與尼龍6FDY70D細旦絲毛利情況對比。圖中不難看出,尼龍6FDY絲的盈利狀持續改善,高于歷史平均值,為近兩年新高,尼龍6高速紡切片始終處于微利狀態,兩者之差持續擴大。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海陽尼龍6分析如下:
一、尼龍6切片上游己內酰胺生產工廠實力強大,掌握行業定價權,聚合工廠價格上漲買不到原料,下跌初期不能快速出貨,踩不準節奏,漲跌都容易吃虧;
二、尼龍6聚合工廠同質化競爭嚴重,粘度2.8常規有光品種多,超過粘、超低粘、有色、阻燃、原位共聚品種少,產品差異化、功能性開發投入不足,難以常握定價權;
三、尼龍6聚合技術成熟,新裝置投入不高,近兩年行業產能增長過快,特別是上游己內酰胺工廠投產聚合切片,在能源、運輸、品質管理上明顯占優,單純的聚合工廠難以望其項背。
江蘇海陽投產的新品尼龍6/66共聚切片深受市場歡迎
對此,海陽尼龍6認為,尼龍6切片聚合工廠在產品細分、品質、性能差異化以及進口替代上加強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提高定價權,應是不二選擇。加強價格信息研判和行業協調,避免行業低價競爭和產能的過快增長也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