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江蘇海陽化纖的黨員,在董事長、黨委書記陸信才的帶領下,赴揚州江都區郭村保衛戰紀念館憑吊革命先烈,開展了一場深動的“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爭先鋒”的主題黨課教育活動。之后隨黨員們集體游覽揚州東關街時候,其別具一格的消防管理給讓編感觸頗深。
揚州東關街聞名海內外,全長一千多米,早在唐代,揚州贏得了“東南第一商埠”的美譽,成為揚州水陸交通要道,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的中心,直到今天這里每天都是游人如織,興旺異常。
從東關城門進去,整個街道都比較狹窄,街道兩旁青磚黑瓦,青一色的木結構樓房,一般不超過二層。謝馥春、三和四美、江南綢莊、協茂大藥房等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都奇珍無比,但它們都易燃易爆,一旦發生火災,損失無法用經濟來衡量。
江蘇海陽的小編發現,揚州東關街在2013年和2017年曾發生兩次火災,特別是2017年那一次,東側城樓頂木質建筑起火,火勢比較猛烈,揚州消防大隊集中了全城警力,40多分種奮戰,最終保住了這幢古建筑,而且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但在政府和消防部門產生的震動卻是史無前列的。
揚州消防大隊對東關街的消防管理也達到了空前的力度。在這條街上,不難發現,每一家商店門前最顯眼的地方都放有兩只消防滅火鋼瓶,墻頭都有消防知識標牌,每五米遠就有一塊消防布控關注點標識。與商店老板交流時發現,這條街上每一家商店都安裝了連網的消防自動報警裝置。
這還不算,因為這條街很窄,當地居民在城市改造過程中,都強烈反對遷移它處,至今整條街周圍交通狀況極差,巷道細而長,彎彎曲曲,過往行人和商攤密集,嚴重擁堵,一旦發生火災,大型消防車輛無法開進,極容易發生人員踩踏。
消防部門預見到了這一點,沿街設計了三、四個微型消防控制中心,每個中心配置數輛電動車改裝的小型消防車,每天定時、按責任區域巡邏監控,一旦發生火警,可以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撲救,反應速度比行人和消防車快很多。
正在為如此,揚州東關街從2017年8月以來,未發生一起消防火災事故。江蘇海陽的小編認為,火災與安全環保一樣,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真正做到萬無一失,不能憑想像,靠主觀判斷,依耐空洞的口號和制度,而是需要不折不扣的安全投入和縝密細致的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