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6因為抗沖擊強度高、韌性好、絕緣性能、潤滑性能以及后加工性能優異而應用廣泛。但在汽車部件和電子電器領域,由于環境和用途的需要,對尼龍6的韌性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干態和低溫條件下的抗沖擊強度,在此情況下就需要對其進行高標準的增韌改性。
橡膠彈性體是現階段尼龍6最主要的增韌劑,關于橡膠粒子的增韌機理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從最初的能量直接吸收理論到后來的多重銀紋理論、銀紋剪切帶理論、銀紋支化理論等,增韌理論在不斷完善,增韌性能也不斷提高。
采用彈性體增韌可以很好地提高尼龍6的韌性,但必須解決好尼龍6與彈性體之間的相容性問題,只有在橡膠相與尼龍6之間有良好的粘合力時,橡膠顆粒才能有效地引發、終止銀紋并分擔施加的負荷,從而達到尼龍6增韌的目的。
目前改善橡膠相與尼龍6相之間相容性通用的方法是在彈性體鏈段上引入馬來酸酐MAH單體,使得MAH基才與尼龍6的酰胺基團發生反應,從而改善橡膠相與尼龍6相的界面相容性。
乙烯—辛烯共聚物或乙烯—丁烯共聚物(統稱聚烯烴彈性體POE)以及三元乙丙橡膠(EPDM)是增韌尼龍6中使用較多的橡膠彈性體品種,對于改善并提高尼龍6的韌性強度具有良好效果。